盂縣秀水鎮東關南村聚強合作社試驗基地,一排排“回”形管道整齊排列,管道上,綠油油的蔬菜青翠欲滴。輕輕一拽,小白菜“連根拔起”,根須上沒有泥土,滴答著水珠。養殖區,清澈的水池內,撒了一把魚飼料,魚兒爭搶著覓食。
金秋時節,這里第一批魚苗每尾已經長到了半斤左右,棚內的蔬菜也長得很好?!鞍凑者@個速度,我們養殖的魚可以半年銷售一次、全年養殖。預計蔬菜年產量有10噸,淡水魚產量3萬公斤?!被刎撠熑耸┍K┬判臐M滿地告訴記者。
一水雙收,秘訣就在魚菜共生技術。今年6月,聚強合作社投資150萬元,引進了魚菜共生技術,在過去養豬場的區域建起了魚菜共生試驗基地。施保拴介紹,養魚的水經過多次過濾后可以直接栽培蔬菜,種菜后的水經過消殺后還可以養魚,實現了資源循環利用。
魚菜共生試驗基地的魚養殖在一個大型水池內,池內養殖有鱸魚、石斑魚、銀鱈魚、鴨嘴魚等約2.8萬尾。水池旁有根管子,管內的清水源源不斷地流入魚池?!斑@里流出的水就是通過蔬菜吸收、消殺后的干凈水?!笔┍K┙榻B。
蔬菜種植棚內,過濾后的水流入種著蔬菜的“回”形管道。管道每隔15厘米就種著1株蔬菜。小白菜、芹菜、韭菜、空心菜、黃瓜、絲瓜等蔬菜只靠“喝水”也長得生機勃勃、青翠欲滴?!肮艿纼鹊乃镉恤~類的排泄物和人工培養的益生菌,是天然的肥料,植物的根24小時浸泡在水里,能很好地吸收養分?!奔夹g人員程凱介紹,“植物吸收了水里的養分后,水就會回流到紫外線消殺的水箱中。經過消殺后的水全部流回養魚池,繼續養魚?!?/p>
試驗成功讓施保拴信心滿滿,他告訴記者,要繼續擴大魚菜共生規模,進一步盤活現有資源,推動產業提質增效,帶動全村人增產增收。
白雪峰 溫榮鑫
(責任編輯:梁艷)